关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20日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自治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自治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自治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在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论述重要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持续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1.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4,22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539万元(下同),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76%(下同),完成预算调整68,030万元的109.11%。财政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2024年河荔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同时受有色金属行业技改、生产整改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关的税收出现下降;土地出让指标交易等一次性收入减少,影响财政收入增收。分级次完成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05万元,减少9,699万元,下降19.13%;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8,446万元,增加3,340万元,增长22.11%;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6,304万元,减少74万元,下降1.16%;上划自治区“四税”收入8,474万元,增加1,893万元,增长28.75%。分结构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58,114万元,增加4,251万元,增长7.89%,非税收入完成16,115万元,减少8,790万元,下降35.29%。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34,881万元,增长5.97%。各项主要支出执行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922万元,增长27.65%;国防支出253万元,下降7.33%;公共安全支出9,691万元,增长33.08%;教育支出67,805万元,增长6.44%;科学技术支出3,391万元,增长6.9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83万元,增长34.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944万元,增长3.68%;卫生健康支出18,154万元,下降10.98%;节能环保支出5,691万元,增长17.00%;城乡社区支出5,944万元,下降85.75%;农林水支出90,192万元,增长2.01%;交通运输支出17,495万元,增长96.9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64万元,增长55.9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71万元,下降28.25%;金融支出1,075万元,下降7.8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03万元,增长16.61%;住房保障支出9,821万元,增长11.2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40万元,增长841.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724万元,增长11.73%;其他支出2,713万元,下降81.64%;债务付息付费7,605万元,增长11.31%。
202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475,60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0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8,96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5,503万元,调入资金49万元,上年结余130,083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为356,89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88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1,620万元,上解自治区支出6,38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14万元。收支相抵后滚存结余118,710万元(上级补助专项资金结余)。
2.2024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7,287万元,增加6,972万元,增长67.60%,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372万元,增加6,659万元,增长116.5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1,192万元,增加272万元,增长29.58%;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3,723万元,增加378万元,增长11.31%。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51,651万元,其中:上年结余收入6,922万元,当年收入17,287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2,41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5,032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总支出42,332万元,其中:当年支出23,299万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支出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7,853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824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836万元,制造业支出18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405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62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4,53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1万元),上解支出2,12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90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9,319万元。
3.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3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3.69%,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9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0.00%;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39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5.61%。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6,68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6.1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2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7.54%;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3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5.62%。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30,156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32,869万元。
4.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万元,其中:水务集团上缴的利润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上年结余22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49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0万元。
(二)财政暂付性款项情况。
2023年,全县累计暂付性款项110,042万元,2024年通过预算安排、收回财政存量资金等方式进一步消化,压减至96,910万元,暂付款主要构成:垫付土地收储成本28,316万元,公益性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27,570万元,企业扶持、注资、增资等10,714万元,垫付到期债务本息9,412万元,其他经费6,160万元,债券利息5,081万元,临聘人员4,62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098万元,扶贫相关支出1,939万元。
(三)2024年政府债务余额及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情况。
2024年末,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52,563万元,其中:政府法定债务(在自治区核定债务限额内举借的债务)余额为450,263万元(一般债券253,058万元、专项债券197,205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800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500万元。
2024年争取政府债券到位资金40,535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3976万元、新增专项债券8126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11,527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6,906万元),主要用于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教育、水利,以及补充农信社资本金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和兑现企业应付账款等领域。
各位代表,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按规定再向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4年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一)深耕财源建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强化征管挖潜力。统筹做好税收收入预测,加大涉税信息收集力度,有力堵塞税收漏洞,做好重点监控,强化征管效率,依法应收尽收,夯实财政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落实非税收缴政策,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做到应收尽收。二是优化产业添实力。坚定树立“促发展就是建财源,建财源就是做产业,做产业就是抓项目”的思想观念,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全年共投入粤桂协作资金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776万元,建设标准厂房并交付企业使用,为推动财源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林业加工行业税收快速增长,全年税收收入7,555万元,增收5,216万元,增长223.00%。三是助企纾困强内力。全力落实好国家延续、优化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助力企业“顶格”享受政策红利。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93亿元,有效助企纾困、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稳住经济大盘,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四是统筹盘活注活力。鼓励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调剂划拨和共享共用配置资产,促进闲置资产保值增效。大力推动农村闲置校舍、粮所等国有“三资”开展盘活利用,全年盘活利用10所村级教学点闲置校舍,改建为农村服务设施,有效保障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全年盘活处置收入(对外出租、转让、出售等)12,459万元,推动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提升。五是向上争取增动力。紧扣国家政策方向、资金投向,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全年争取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资金29亿元,为全县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激活市场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决策部署,全年争取住宅装修改造物品和材料购置补贴475万元,购买新建商品住宅补贴99万元,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16万元,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二是积极落实“桂惠贷”政策。贯彻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辖区内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扶持力度,全年金融机构累计为我县企业投放桂惠贷1338笔105,500万元,直接降低924户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326万元,助力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全县产业规划和布局,探索开发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不断丰富地方特色险种,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护航。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47617户,完成保费收入2,57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户抗风险能力。四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基建、政府债券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年争取中央基建投资、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等资金23,891万元,有力保障教育、交通、乡村振兴、社会事业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收支管理,促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一是全力抓好财政收入。面对复杂的财政经济形势,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全力以赴挖掘财政收入,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0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任务35,800万元的115.54%,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二是切实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预算指标分配下达,提高预算执行进度,推动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促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更好发挥财政稳投资作用。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881万元,增长5.97%,有效保障各领域资金需求。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督促各单位进一步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三公两费”管理和严控其他一般性支出,全年“三公两费”支出1,813万元,较上年下降27.33%,切实节约资金保障重点支出。四是优化直达资金管理。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全覆盖、全链条”动态监控,全面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全年获得上级下达直达资金98,644万元,支出进度达90.3%,有效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
(四)加强重点保障,推动民生事业稳步向前。重点支持民生及重大项目需求,加大民生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使民生保障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全年民生类支出完成278,92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29%,增长2个百分点。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年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4,129万元和粤桂资金4,550万元,聚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优先支持产业发展、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和补齐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二是奋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年安排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0,467万元,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829万元,筹措耕地恢复治理资金4,209万元,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盯就业、医疗、社会救助、退役军人等民生大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年统筹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944万元,增长3.68%,逐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四是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财政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加大财政统筹协调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优先安排教育支出。全年教育投入67,805万元,同比增长6.44%,有效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为推动教育强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五是聚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般预算安排、争取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破解交通建设资金难题,全力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全年交通运输投入17,495万元,同比增长96.92%,为实现交通强县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五)促进财政改革,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抓好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理念,着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预算执行环节对自治县本级85个主管部门开展绩效运行监控,监控覆盖面达100%;决算环节对2个部门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10个项目实施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331,773万元,有效提升了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2024年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全区财政工作会议上获典型发言。二是做好预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严格落实预算公开主体责任,继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预算公开内容,健全预算公开机制,顺利完成县本级年度预算公开工作,实现公开及时性、完整性、一致性、覆盖面4个100%。三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全年实施政府采购项目共计312项,采购预算40,992万元,实际采购规模40,487万元,节约资金505万元。四是加强投资评审力度。全年送评审项目120个,累计送审金额128,950万元,审减金额12,331万元,平均审减率达到9.56%。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为政府投资项目节约大量资金。
(六)守住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将“三保”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政策规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测算“三保”支出需求,足额编列、不留缺口。全年“三保”预算数15亿元,足额保障全县“三保”支出需求,没有发生“三保”风险。二是严格控制暂付款规模。积极筹措资金消化财政暂付性款项,全年共消化财政暂付性款项13,132万元,有效降低财政资金安全风险。三是严守债务风险红线。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上级下达限额以内。通过财政预算资金安排、发行使用政府债券、利用项目收益及企业经营收入和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全年偿还化解各级各类债务本息共计89,203万元,全县财政债务运行平稳,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四是筑牢财会监督防线。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的监督主责,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协调其他各类主体,扎实开展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穿透式监管,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24年在异常困难形势下,经过我们齐心协力、艰苦努力,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对稳住全县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全年预算执行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财源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是“三保”支出、刚性支出、民生支出快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紧平衡”特征十分明显。三是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年加重,财政暂付性款消化难度大,财政运行存在潜在风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5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25年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论述重要要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区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加强财源建设和财政资源统筹,强化中央、自治区、河池市和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支出;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着力提高年初预算细化率和到位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审机制,不断提高预算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推动环江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情况。202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383,67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4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7,481万元,上年结余118,71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14万元。
2025年全县组织的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77,540万元,比2024年完成数增长4.46%(下同),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465万元,增长6%;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8,751万元,增长1.65%;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6,600万元,增长4.7%;上划自治区收入8,724万元,增长2.95%。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主要安排情况:(1)税收收入27,627万元,增长10.99%。其中:增值税收入11,297万元,增长2.19%;企业所得税收入2,550万元,增长17.30%;个人所得税收入625万元,增长13.22%;资源税收入1,350万元,下降12.11%;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1,300万元,下降3.92%;房产税收入400万元,下降41.94%;印花税收入500万元,增长22.55%;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50万元,下降39.76%;土地增值税收入1,400万元,下降33.11%;车船税收入750万元,增长21.95%;耕地占用税收入4,000万元,增长325.08%;契税收入3,200万元,增长1.88%;环境保护税收入105万元,增长23.53%。(2)非税收入15,838万元,下降1.71%。其中:专项收入1,680万元,下降17.36%;行政性收入2,500万元,下降18.94%;罚没收入3,000万元,下降29.8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528万元,增长30.72%;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20万元,下降29.41%,其他收入10万元,下降60%。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情况。从严控制项目申报规模,严格执行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及“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将各部门历年结余结转资金使用情况和2024年预算支出进度作为编制2025年部门预算的重要参考数据。2025年全县财政总支出计划为383,670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比2024年预算数增长3.04%(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安排377,699万元,下降0.08%;上解支出5,03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4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安排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031万元,下降4.46%;(2)国防支出165万元,下降13.66%;(3)公共安全支出8,883万元,增长4.6%;(4)教育支出68,236万元,下降7.45%;(5)科学技术支出3,788万元,下降7.84%;(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087万元,下降17.2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531万元,增长25.15%;(8)卫生健康支出18,690万元,下降13.65%;(9)节能环保支出11,787万元,增长21.05%;(10)城乡社区支出6,412万元,下降26.45%;(11)农林水支出112,797万元,下降4.03%;(12)交通运输支出25,869万元,下降6.84%;(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65万元,下降21.45%;(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021万元,下降5.46%;(15)金融支出1,832万元,下降95.35%;(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985万元,下降16.32%;(17)住房保障支出9,552万元,下降1.57%;(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0万元,增长400%;(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645万元,下降0.44%;(20)预备费支出1,800万元;(21)其他支出5,700万元,增长159.59%;(22)债务付息支出7,263万元,下降4.26%。
2025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和总支出各计划安排383,670万元,收支平衡。
3.“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预算支出计划情况。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落实自治区“过紧日子”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支出计划为2,097万元,比2024年预算数减少41万元,下降1.91%。其中:公务接待费396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3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63万元,会议费208万元,培训费700万元。
4.“三保”预算支出计划情况。2025年全县“三保”支出计划151,014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86,756万元,“保运转”支出8,113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6,145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情况。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计划为29,470万元,比2024年完成数下降42.94%(下同),其中:本级收入19,2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42万元,上年结余9,319万元。2025年预计全县当年组织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主要项目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000万元,下降3.0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万元,下降74.83%;污水处理费收入550万元,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6,359万元,增长70.80%。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情况。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支出计划为29,470万元,比2024年完成数下降42.94%。主要安排项目有: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支出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9,711万元,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经费300万元,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费55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752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安排的支出31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227万元,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15万元,制造业支出303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9,977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602万元,耕地恢复补偿金上解支出2,995万元。
根据以上收支计划安排,预计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和总支出各安排29,470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75,88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9.1%。其中:当年收入43,013万元,上年结余32,869万元。当年收入的主要项目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903万元,比2024年预计完成数增长14.66%;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110万元,比2024年预计完成数增长6.48%。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75,882万元,比2024年预计完成数增长9.1%。其中:当年支出39,313万元。当年支出的主要项目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203万元,增长8.93%;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8,110万元,增长6.49%。
2025年年初结余32,869万元,当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36,569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25万元,主要为当年收入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以赴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持聚财有力,全力培育高质量财源。一是拓宽财源渠道。通过招商引资、支持工业振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等措施,不断拓宽财源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有效组织财政收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对重点企业跟踪分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全面梳理研判非税收入,依法统筹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挖掘各级各类财政收入潜力,为收入盘子增加新的增收点。三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用好各类财政工具,保持与上级财政部门密切沟通,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强化重点领域能力建设。四是高效盘活资产。坚持扩面与挖潜相结合,多渠道挖掘国有资产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各类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财政增收、资产增值。
(二)坚持用财有方,精打细算增加民生福祉。坚持把民生摆在最优先位置,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控一般、保重点,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目标,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转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二是支持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教育经费保障,统筹推进教育民生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三是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建设项目,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四是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障政策,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三)坚持理财有效,提高理财兴财效能。一是积极推行零基预算改革。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持续提升基础信息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全面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二是推动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绩效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财政资金效益。三是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优化完善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依法厘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边界,防范融资平台公司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督促融资平台公司积极稳妥化解债务,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营,增强“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融资平台公司的偿债实力和市场化融资能力。
(四)坚持管财有规,持续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加强财政运行分析。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高财政运行分析质量,加强风险分析研判,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协同做好粮食、能源、安全生产等领域风险防范工作,坚决守住财政安全底线。二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内容、规模、标准进行建设,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控项目实施过程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三超”情况而引发拖欠工程款的情况,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用好中央一揽子、综合性的化债组合拳,积极向上争取化债资金,加快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进度,降低政府债务规模。四是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加大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力度,加大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化解力度,严格控制在警戒线内。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将在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严格按照本次大会的决议和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凝心聚力建设“‘三三三’环江”而不懈奋斗,为推动环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说明.docx
附件2-14:2024年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收支表.xlsx
附件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5年重要项目支出(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公开表.xls